湛若水〔明代〕
何处名山可遁藏,紫云天柱寄山堂。清风明月为衾枕,阖辟乾坤共弛张。
静笑千峰生雾霭,声闻十里如鸾凰。五峰已入烟霞癖,说著还家似断肠。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三月二日紫牡丹
张明中 〔宋代〕
观潮行
释宝昙 〔宋代〕
除夕前一日归舟夜泊曲涡市宿治平寺
杨万里 〔宋代〕
用帅初韵谢其寿我之意
陈著 〔宋代〕
小重山·诗酒休惊误一生
刘秉忠 〔元代〕
看泉听风图
唐寅 〔明代〕
凤衔杯 唐六如幽人燕坐图,次柳屯田韵
吴湖帆 〔清代〕
居士閒中抽妙翰。能事逞、管繁金简。凭高阁斜曛,幽人吟眺临流畔。
气韵动,神光满。
听松庵,帘雨卷。竹垆记、白云飞玩。缀胜迹藏山,法书名画人人看。
六如笔,留真面。
中秋日赵文度过小饮
吴梦旸 〔明代〕
南歌子
刘辰翁 〔宋代〕
尝葡萄
武衍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