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避难西坑用瀹韵
陈著 〔宋代〕
赠初心相士
黎廷瑞 〔宋代〕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李煜 〔五代〕
游毛公洞六首
王之道 〔宋代〕
西江月·几萼红搀桃径
佚名 〔宋代〕
如梦令 赠京兆权先生
马钰 〔金朝〕
妻妾儿孙一假。金玉珍珠二假。三假是荣华,幻化色身四假。
知假。知假。说破浮名五假。
倪文举寺簿挽诗三首
曾协 〔宋代〕
游西湖和钱学士韵
玉芝和尚 〔明代〕
金陵
蔡槃 〔宋代〕
燕支板浣花牋寄合州徐文职方
石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