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宿妆的蕊黄只留下依稀残迹,迷蒙的纱窗又将你的笑容隐去。你来时已是晚春时节,刚刚来又匆匆别离。相见时虽有牡丹花开,终难留住将逝的春意。
玉钗上配有金股的装饰,钗上的彩蝶舞弄着双翅。明月洒下遍地的银光,照着院里黄花满枝。欲问明月和黄花,你可知道我的心事?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蕊黄:即额黄。因色似花蕊,故名。
山额:旧称眉为远山眉,眉上额间故称山额。或解为额间的高处。
宿妆:隔夜的妆饰,残妆。隐笑:浅笑。
牡丹时:牡丹开花的时节,即暮春三月。
暂:刚,表示时间短。吴本《花间集》作“新”。还:迅速,立即。
翠钗:镶嵌了翠玉的金钗,一种插于发髻的精美首饰。股:钗的组成部分,俗称钗脚。
蝶双舞:钗头所饰双蝶舞形。▲

赏析

  这首词写思妇离情,为怀旧思远之作表现她对相聚时短,相别时速的无限怨恨之情。这种怨恨之情贯穿全篇。

  上片写人、记事。开头即写初次相会时的突出印象,旨句“蕊黄无限当山额”,先从女主人公的额妆入笔,写出唐时流行的妇女妆饰美,由妆饰美,映托出女性形象美。下接次句,“宿妆隐笑纱窗隔”,写美人慵懒、怨淡的情态。此处“宿妆”,是在昭示女主人公晨起未理新妆,一副无情无绪的慵懒之状。“隐笑”二字,指笑意收敛、隐褪不显,表达一种忧苦、怨淡的表情。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二句,叙写相见旋别情事,有“相见何迟,相别何速”之意,点到“离情”的题上来。”相逢牡丹时”一语双关,牡丹既是说花,也是说人,都是最美的青春时节。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词人借用一个“暂”字,再清楚不过地表明“相见”时间之短暂;紧接又着一“还”字,表明离去匆匆。而在此之前“相见牡丹时”的欢笑与种种美好的情事,伴随着“暂来还别离”的词句倏然远去,引起后面无限的伤感。

  下片写饰物、写美景,烘托“别离”的情思。女主人公头饰非常美,翠钗闪烁着金黄碧绿的光泽,且以金作股,可见其贵重。钗由两股组成,古代情侣分别时常常掰钗为二,二人分执一股,以表相思,盼望重合。词人以重笔描摹“金作股”的妇女头钗,不单单是追求词句精致的装饰美,其深层的意蕴还在于以金钗暗示二人“似金钿坚”的爱情,以及女主人公对爱情持守的坚定。蝶双舞,这是借助钗上装饰的双飞蝶,象征美女的脉脉芳心,同时也反衬她孤独的心境。从翠钗上双双蝶舞,感伤别后的情难再遇,勾起无限心事重重,不得平复。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二句倒装,意谓对着当头明月的满枝繁花,也无从诉说她的心事。“心事”二字,承“暂来还别离”而来:女主人公因追忆往日爱情的欢乐,而更加剧对离人的相思之情,“竟谁知”三字透露着女主人公深深的叹惋。词情至此,已趋整合,这种无人知晓又难与人说的情感,再怎么表达也只能沉默。所以,最后一句,“月明花满枝”,表面上看,是在描写明月朗照、鲜花满枝春夜美景,而进一层,则是女子在夜深人静之时,只能对着空中明月和园中花枝,无声苦相思,良辰美景徒然虚设。以淡语收煞,融怀人的情思于眼前之景,意境凄迷。

  这首词的创作,很典型地体现温庭筠追求一种隐约含蓄之美。作者选择具有丰富象征意义和暗示作用的“妆”与“饰”,来表达人物内心深隐情思。全词惟有结句一句是写景,也是以美景隐悲情,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后期。《菩萨蛮》诸词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四年(850)十月至十三年(859)十月之间,《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编为大中六年(852)前后,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您喜欢

马鞍山

方信孺方信孺 〔宋代〕

堑山堙谷浪为谋,余力犹穷岭外洲。
见说揭竿从垅上,祖龙当日漫东游。

融州除夜寄福清刘九兄

陈藻陈藻 〔宋代〕

腊月牂牁三十日,相思觅句上谯楼。
遥知今夜柴炉会,说我无家更远游。

写竹寄俞朝宗先生

王绂王绂 〔明代〕

与君一别十年馀,每见人来问起居。尽说丰神清似竹,霜明须发影疏疏。

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

虞俦虞俦 〔宋代〕

偶从野叟问耕桑,说到春来日日忙。
老尽吾蚕桑自绿,化残胡蝶麦犹黄。
迎梅已过三旬雨,秧稻初齐五月凉。
天上何人调玉烛,但知击壤乐时康。

十月十八日闻雁

舒岳祥舒岳祥 〔宋代〕

一声空杳分千响,万里荒凉月正明。
共说江南旧来处,还思沙漠远行程。
如哀如怨知何事,相应相呼出有情。
惊起芦花不成梦,江城应是报严更。

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

陈维崧陈维崧 〔清代〕

说西江近事最销魂,啼断竹林猿。
叹灌婴城下,章江门外,玉碎珠残。
争拥红妆北去,何日遂生还。
寂寞词人句,南浦西山。
谁向长生宫殿,对君王试鼓,别鹄离鸾。
恐未歌此曲,先已惨天颜。
只小姑端然未去,伴彭郎烟水月明间。
终古是,银涛雪浪,雾鬓风鬟。

和陆伯微韵二首

包恢包恢 〔宋代〕

百荐锋难敌,伊谁是特知。
近尝繙戆说,久惜负胸奇。
整顿须教早,招来已恨迟。
英豪施异说,勋业定相随。

寄彭泽陈明府

董嗣杲董嗣杲 〔宋代〕

田头遇白叟,争说长官清。
决讼如转烛,往往得其情。
高风古灵派,惠泽流花城。
荷锸遍阡陌,咸乐及时耕。
桑埂翠阴老,稻坂黄云平。
积爱发谣诵,连屋歌壤声。
春山映酒艳,秋篱挹金英。
我滞亦已久,欲往摇心旌。
有时递信音,展转思盍并。
重当买孤航,展拜陶渊明。

次韵伊洛道中

洪适洪适 〔宋代〕

万里修邻好,毡裘不乱群。边锋方两解,春事已平分。

发轫鸡三唱,挥毫酒半醺。问途殊未已,返顾羡归云。

病项

吴宽吴宽 〔明代〕

人生自召百一病,伤彼六欲兼七情。
我今有病出偶尔,开口欲说难为名。
幸非寒战与潮热,一痛却使心怦怦。
籧篨戚施古人疾,二者一旦来相婴。
执书未暇矻矻坐,伏枕顿作咿咿声。
千钧重负未容释,更觉肩背遭笞榜。
董宣不屈汉公主,徐积已见胡先生。
昨朝向人忽作别,即欲回顾仍前行。
昂头莫肯少轻诺,侧目欲就多欢迎。
我生由来泛掘强,只今见者尤加惊。
独鹤引吭频饮啄,大鸡盛气相喧争。
嗟吁元首本无恙,股肱何不思扶倾。
端愁蔓延入骨髓,此病始知为匪轻。
轩岐医经动盈卷,不识何药堪煎烹。
莫如闭户学导引,动荡血脉方和平。
未能痛定得思痛,把笔遣闷诗先成。
© 2023 42诗词库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