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恢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作者《包恢》的诗文

谢朱汀守惠古风

包恢包恢 〔宋代〕

民何业於盐,由生在水国。
因之利其利,资生本无责。
未能损与之,尽绝岂为得。
后世与古异,以此命为脉。
如宽之一分,不禁之太迫。
上下亦相安,何至遽相阨。
柰何笼之尽,一线路亦尘。
乘以风气恶,遂至大作慝。
舟聚至数十,众聚动数百。
杀越人於货,祸烈恣惨刻。
谁谓在王畿,有此凶焰赫。
深为腹心忧,非但股肱厄。
圣上欲并生,犹未忍诛谪。
欲如渤海郡,但以安作则。
中外多贤良,选及仆罔测。
岂非老不死,可以贼击贼。
初非欲胜之,化诱尽筹画。
顽冥终不回,不免出兵革。
犹非杀为威,止欲就擒获。
竟未始血刃,献囚不南馘。
精别分死生,不失我心测。
或不以事观,浮言肆虚嚇。
语阱险且危,闻者转相惑。
非望复非才,宜不见浮格。
成虎而铄金,莫辩只自默。
偶尔事倖成,不至大差忒。
免罪已逾分,何劳被恩泽。
感公成人美,古调鸣啧啧。
仆以瓦釜酬,自笑言哑哑。

过峡山寺

包恢包恢 〔宋代〕

庚岭分来峙两山,夹山成峡水万湾。
上林下石森双障,南海西江屹一关。
水若龙藏涵碧色,山如虎伏出苍颜。
人来人往消何许,谁似山长与水閒。

同李文溪游通天窍

包恢包恢 〔宋代〕

石如红玉间乌金,上与天通直下临。
中似室庐犹短浅,外多窟宅却幽深。
公真清献游同昔,我匪元公趣异今。
但幸附名镌在石,当坚一介不移心。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包恢包恢 〔宋代〕

临渊似平陆,徐行若安土。
推此以扶颠,屹然中流柱。

和戴石屏见寄韵二首

包恢包恢 〔宋代〕

草茅恨我非时样,五马驽材无寸奇。
千里赤城皆欲杀,一双青眼独蒙知。
每怀设榻迎徐意,尚拟扁舟访戴时。
炯炯此心常晤对,思公辄复诵公诗。

送旴江吴守以言归二首

包恢包恢 〔宋代〕

斩新政令别规模,迎刃恢恢解有余。
去就虽轻心自若,佞贤乍变事如何。
籴为民患祈从免,社植根深恶始除。
似此欲为尚何限,归欤千里竞攀车。

和戴石屏见寄韵二首

包恢包恢 〔宋代〕

海邦太守常时有,海上诗翁间世奇。
自赋归来石屏去,不烦绳削草堂知。
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
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题蜀相孔明祠。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包恢包恢 〔宋代〕

迈古大夫名,后成大前造。
千崖秋气高,落成偕父成。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包恢包恢 〔宋代〕

江湖道四达,坎险横危机。
一旦席上遇,惠大政岂非。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包恢包恢 〔宋代〕

亭若龙两翼,欲跃胜高空。
济人几千百,绪余不言功。
© 2023 42诗词库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