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赵秉文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介绍

  赵秉文(1159-1232)金朝文学家、理学家。字周臣,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登进士第,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拜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同修国史、知集贤院事,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赵秉文生性好学,诗文书画皆工,在当时颇有文名。其散文所表现的哲学思想,以周程理学为主,宣扬仁义道德性命之说。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善草书。著作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等。

  赵秉文在书法上与同时代的党怀英、王庭筠、赵沨齐名,但赵秉文的书法早年却是取法只比他长八岁的王庭筠。王庭筠是米芾的外甥,大约“近水楼台先得月”,书法学米芾,并很得形神,时人甚至誉王庭筠书法“不在米元章之下”。▲

成就

文学
  赵秉文“历五朝,官六卿”,朝廷中的诏书、册文、表以及与宋、夏两国的国书等多出其手。他所草拟的《开兴改元诏》,当时闾巷间皆能传诵。他学识广博,著有《易丛说》、《中庸说》、《扬子发微》、《太玄笺赞》、《文中子类说》、《南华略释》、《列子补注》等,且兼善诗文书画。金人刘祁称他“平日字画工夫最深,诗其次,又其次散文”。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元好问称他“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之。至五言,则沉郁顿挫,似阮嗣宗,真淳古淡,似陶渊明”。前后主文坛四十年之久,成为金朝末期“文士领袖”。晚年逢金朝衰乱,以禅学求慰藉。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传世,另有《道德真经集解》收录在道藏中。

书法
  赵秉文在书法上与同时代的党怀英、王庭筠、赵沨齐名,但赵秉文的书法早年却是取法只比他长八岁的王庭筠。刘祈《归潜志》云:“赵秉文幼年诗与书皆法子端(王庭筠),后更学太白、东坡,字兼古今诸家学,及晚年书大进。诗专法唐人,魁然一时文士领袖,自号闲闲居士云。”元好问《中州集》谓赵秉文“工书翰,字画有晋魏风调,草书尤警绝”。

藏书
  官翰林修撰,南渡拜礼部尚书,作《遂初园记》:“老屋数楹,名其庄曰‘归愚’;闯户而入,名其堂曰‘闲闲’。堂之两翼,为读易思玄之所。少南,竹柏森翳,有亭曰翠真。又南,花木丛茂,有亭曰伫香。……稍西,临眺西山,台之名曰悠然。其东,丛书数千卷,蓄琴一张,庵曰‘味真’。闲闲老人得而乐之。玄易书数册,吟讽终日。有客来,则接之,焚香宴坐。”抄录古文,至老不衰,两目昏然不已,所积甚富,上至六经,以及庄老、医药、浮屠等。 ▲

作者《赵秉文》的诗文

题刘德温画湖山丰夏横幅四绝 其四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远处微茫近处浓,岸容林意两溶溶。夏山如醉无人画,更倩刘郎作几峰。

塞上四首 其四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树霭连山郭,林烟接塞垣。断崖悬屋势,涨水没沙痕。

烽火云间戍,牛羊岭外村。太平闲檄手,文字付清樽。

游崆峒四绝 其一 青龙峒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青龙不可见,云自洞中出。为雨济人间,归时杳无迹。

饮马长城窟行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饮马长城窟,泉腥马不食。长城城下多乱泉,多年冷浸征人骨。

单于吹落关山月,茫茫原上沙如雪。十去征夫九不回,一望沙场心断绝。

胡人以杀戮为耕作,黄河不尽生人血。木波部落半萧条,羌妇翻为胡地妾。

圣皇震怒下天兵,天弧夜射旄头灭。九州复禹迹,万里还耕桑。

但愿猛士守四方,更筑长城万里长。

雨晴二首 其二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一抹平林媚夕晖,山烟漠漠燕飞飞。倚栏遥认天边电,何处行人带雨归。

满庭芳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天上殷韩,解羁官府,烂游舞榭歌楼。开花酿酒,来看帝王州。

常见牡丹开候,独占断、谷雨风流。仙家好,霜天槁叶,秾艳破春柔。

狂僧谁借手,一杯唤起,绿怨红愁。看天香国色,梅菊替人羞。

尽揭纱笼护日,容光动、玉斝琼舟。都人士,年年十月,常记遇仙游。

郑子产庙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晋楚更伯争雄尊,势如两虎挟一豚。玉帛事楚方南辕,晋师已及国北门。

郑有人焉国无小,晋楚虽大谈笑了。临风三叹酹清樽,注目苍陂望高鸟。

题移刺右丞画双鹿图二首 其一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忘言老人写双鹿,笔力不减东丹王。右相丹青乃馀事,向来勋业扶明昌。

九日会极目亭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孤亭高压冷云堆,九日登临贳酒杯。魏国河山残照在,梁王台殿野花开。

鸥从白水明边没,雁向青天尽处回。未必龙山如此会,座中三馆尽英才。

临韩干马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秋日平原看肉飞,千金市骨眼中稀。世间赖有丹青手,韩干丹青又已非。

© 2023 42诗词库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