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定风波·密约偷香囗踏青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密约偷香囗蹋青。小车随马过南屏。回首东风销鬓影。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
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两岸落花残酒醒。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与杭姬初逢便密约春日郊游踏青,小车跟随马立驶过南屏山。东风回首,往事如烟,双鬓斑白,形销骨立,夜半船头灯下,形影相吊,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杭姬由于溺水而离开人世,到头来难以磨灭触景生情。残酒醒后,只见两岸《花缤纷,清明未至,垂柳如烟,一派萧瑟。

注释
定风波:又名“定风流”、“风波令”。计八体,有六十二字、六十三字、六十字者。此词用六十字体,双调,上片五句三平韵两仄韵,下片五句两平韵两仄韵。
偷香:即贾女偷香赠所欢韩寿事。《晋书·贾充传》叙韩寿与贾充女私通,“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入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贾充)及大司马陈骞。其女密盗以遗寿(韩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芳馥,称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与寿通”后“遂以女妻寿。”
囗:该字遗失。
踏青:春日郊游。
南屏:南屏山,在杭州西南,峰峦耸秀环立如屏。
重省(xǐng):指故地重游。
尘:道家以一世为一尘。尘,即尘世,人世。▲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悼亡词。所悼之人,一说是词人在杭州的姬妾,一说是其年轻时的恋人。

  关于第一种说法,吴文英中年时客寓杭州,在一个春天乘马郊游,行至西陵路偶然遇见某贵家歌姬,由婢女传送书信,即与定情。此后,他们曾春江同宿,共游南屏,往来西陵、六桥,享受着爱情的幸福。他们这种爱情也注定是以悲剧收场的。最后一次分别,双方都预感到不幸阴影的跟随,别情甚是悲伤。待到吴文英重访六桥时,那位贵家歌姬已含恨死去。许多年后,词人也不能忘记这段情事,重到西湖总是痛心彻骨地伤悼。这首小令便是吴文英晚年在杭州的悼念之作。

  关于第二种说法,有学者认为,作者在年轻时与一女子倾心相爱,但这种爱情似乎为封建礼法所不容,因此,他们的爱情只能以非公开的形式发展。▲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作者回首曾与杭姬发生的往事,表达达对杭姬的思念,下片写作者触景生情,怀念杭姬,表达达自己的悲伤孤寂之情。该词用典多而切,往昔与现实,抒情与写景,错综交替。今昔对比,结构曲折多变,但转折关系又是“清楚的。

  上片“密约偷香囗踏青”二句,以逆笔追忆与杭姬初逢密约、郊游踏青的幸福生活。“偷香”一词,用贾充女偷香送给韩寿,并与之私通的典故,揭示达词人与所悼者之关系,“小车随马”暗用古诗“苏小小”“郎骑青骢马,妾乘油壁车”的典故,不仅进一步揭示二人之关系,而且表明二人情深意笃。南屏山在杭州西南,以峰峦耸秀环立如屏而得名,这是既点明所悼之人是杭姬而非苏姬,也与“踏青”呼应,暗示达游玩的地点及环双的幽美。吴词中多次在悼念时提到“南屏”,可见这是难于忘情之处。如《霜叶飞·重九》“记醉蹋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回首东风消鬓影”三句,转笔写词人今日回杭之状,东风回首,往事如烟,双鬓斑白,形销骨立。“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勾出夜半船头灯下,词人形影相吊,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怎不令人心潮起伏,凄恻难耐。“十年”句,四个名词组成,既写出往日两人相爱之时间,又写出今日思念的时间、地点,并渲染达晦暗凄凉的气围。在《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一词中曾以诗笔勾出十年相爱的情况:“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江渐招人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重省”二字,将以往之事略而概之,而情感却重若千钧。

  下片继续悼念杭姬。“离骨渐尘桥下水”此暗示杭姬死于非命——沉水而死。周岸登氏据此句及《齐天乐·白酒自酌有感》“饮白醪感#年事”等谓梦窗#年时曾恋一杭女,此女死于水。夏承焘氏认为杭姬死于二人分别之后。“到头难灭景中情”一句,写词人重返杭州,游西湖,至西泠,踏苏堤,登南屏,触景生情,处处似乎可见杭姬的音容笑貌。此在《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词中曾记写过当时的艳遇,那时是“渔灯分影春江宿”,是“短楫桃根渡”,“招人仙溪”,而现在已是“离骨渐尘桥下水”,这怎不令词人发出“到头难灭景中情”的深深叹惋。“两岸落花残酒醒”继写今日之伤情。残酒醒后,只见两岸落花缤纷,此乃是炼风景人人事,以落花喻杭姬之死。正如《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所言“事往花委,瘗玉埋香”一派伤感之情寓于落花缤纷的景物之中。最后结句“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以清明未至,垂柳如烟,一派萧瑟的景物作结,将悼亡之情托出。“烟冷”之“冷”,不仅言自然气候,更揭示词人悼亡时内心的凄冷。

  这首词炼字精美,意象绵密,含义深刻,情致缠绵,如:“小车随马过南屏”暗用苏小小的典故,将两人游玩的地点不仅勾出,还隐含达伉俪情深。“十年心事夜船灯”一句用四个名词,将今昔状况一笔勾出——昔日两人相爱的时间,今日所处的环双之冷寂,心情之凄然。又如“两岸落花残酒醒”一句,“落花”“残酒”本是二物,但着一“醒”字,是醒后看“落花”之景,想“落花”之情,此时“落花”已不单纯是景,是物,而具有达比的作用,于是将“到头难灭景中情”的悼亡之情自然揭示出来。这正如张炎所说:“字面亦词中之起眼处,不可不留意也。”▲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题招题院静照堂

吴充吴充 〔宋代〕

人说招题好,师从静照来。
亲携玉堂句,徐叩荜门开。
好事能如此,题诗岂易哉。
明年得东守,系舸一徘徊。

和直指春日示众

释慧空释慧空 〔宋代〕

直指示众重说偈,瞿昙舍身得其半。
东山和出一字无,擘破面门君自看。

何夫子拜命元揆诗以趣装 其一

邝露邝露 〔明代〕

烨烨玄岩咏紫芝,蒲轮前队引非氂。七闽虎变雄三户,百粤鹰扬载六师。

砌荚尚依唐日月,宫槐重睹汉威仪。十年辛苦调元老,窥见河清饮月氏。

梅花喜神谱·就实六枝

宋伯仁宋伯仁 〔宋代〕

品字列轻舠,占尽吴江雪。
丁宁红蓼花,莫与利名说。

钟山法会诗(八首)

同庵简公同庵简公 〔明代〕

皓月华星傍九霄,夜深端坐圣躬劳。
乐声按舞渔山近,花雨飘空鹫岭高。
玉册读文传太祝,金柈捧奠出仪曹。
从容望燎銮舆动,目送中天白玉毫。
宣谕鬼魂赐以法食赋谕鬼万方杀戮到渔樵,三日斋宫德泽
饶。
朽骨又蒙周室葬,游魂不待楚人招。
千年象教来中国,一代威仪出圣朝。
惭愧山林何所报,耕桑满野甲兵销。
诏龙湾普放水灯以烛幽暗赋水灯持节冯夷向夕过,远分灯
火出官河。
斗牛光动天垂野,风露声沉水息波。
海族楼台休罢市,鲛人机杼不停梭。
九泉无复悲长夜,莫问南山白石歌。
法会三日上之临幸十三日天雨娑罗树子近臣得之以奏献焉
十四日诏皇太子诸王同观法会赋迎驾千骑东华玉辇来,钟
山浑胜妙高台。
旌旗宝树重重入,楼阁香云一一开。
仙仗斋从三日幸,春官诏许五王陪。
近臣共说天颜喜,收得婆罗树子回。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姜夔姜夔 〔宋代〕

英英白龙孙,眉目古人气。
拮据营数椽,下帘草生砌。
文章作迳庭,功用见造次。
无庸垂罄嗟,遗安鹿门意。

食煮菜简吕居仁

韩驹韩驹 〔宋代〕

晓谒吕公子,解带浮屠宫。留我具朝餐,唤奴求晚菘。

洗箸点盐豉,鸣刀芼姜葱。俄顷香馥坐,雨声传鼎中。

方观翠浪涌,忽变黄云浓。争贪歙钵暖,不觉定碗空。

忆登金山顶,僧饭与此同。还家不能学,永费烹调功。

硬恐动牙颊,冷愁伤肺胸。君独得其妙,堪持饷衰翁。

异时闻豪气,爱客行庖丰。殷勤故煮菜,知我林下风。

人生各有道,旨蓄用禦冬。今我无所营,枵腹何由充。

岂惟台无馈,菜把尚不蒙。念当勤致此,亦足慰途穷。

梦熊卷为云梦秦参军题

符锡符锡 〔明代〕

秦君倜倘士,几别经华春。幼艾拥燕姬,弄珠诧徐麟。

握手要新辞,谓予言不诬。灵蛇忽入梦,熊兆翻启符。

造化信幽渺,古诗亦朦胧。眼前事莫测,至理谁能穷。

春雷剨地破云梦,他日君看蛇作龙。

水调歌头 送陈咏之归镇阳

蔡松年蔡松年 〔宋代〕

东垣步秋水,几曲冷玻璃。沙鸥一点晴雪,知我老无机。共约经营五亩,卧看西山烟雨,窗户舞涟漪。雅志易华发,岁晚羡君归。月边梅,湖底石,入新诗。飘然东晋奇韵,此道赏音稀。我有一峰明秀,尚恋三升春酒,辜负绿蓑衣。为写倦游兴,说与水云知。

木兰花慢·翠微亭上醉

王奕王奕 〔元代〕

翠微亭上醉,搔短发、舞缤纷。问六朝五姓,王姬帝胄,今有谁存。何似乌衣故垒,尚年年、生长儿孙。今古兴亡无据,好将往史俱焚。招魂。何处觅东山,筝泪落清樽。怅石城暗浪,秦淮旧月,东去西奔。休说清谈误国,有清谈,还有斯文。遥睇新亭一笑,漫漫天际江痕。
© 2023 42诗词库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