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赠王叔平
陈藻 〔宋代〕
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释印肃 〔宋代〕
写竹寄俞潮宗先生
王绂 〔明代〕
赞历代天师·第三代系师讳鲁字公期
白玉蟾 〔宋代〕
赋得桃红又见一年春得春字
赖世观 〔清代〕
忆昔桃源路,花红远近新。忽看千树丽,又见一年春。
依旧风前笑,仍然井上匀。霞蒸幽隐地,锦簇艳阳辰。
王母尝留迹,渔人几问津。漫教流水去,长此避嬴秦。
清辉堂
王朝佐 〔宋代〕
感庭秋·志通天地媾精神
王吉昌 〔元代〕
渔家傲·牛驾重车逢恶路
马钰 〔金朝〕
谷山照僧能诗事母孝
项安世 〔宋代〕
次前韵与前人同舟自城归
陈著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