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别泪绛于枫,病脸黄疑菊。剪得垂杨没一丝,直恁霜天毒。
沿路访梅花,暗里东风促。愁到今年欲尽时,又把春来续。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说之复兼二公而作圆机既同邪籍之契显夫又与
晁说之 〔宋代〕
送修书记游天台
李鼐 〔宋代〕
和余元明时元明邀余同李次元夜饮
王之道 〔宋代〕
华严顶
刘光第 〔清代〕
西江月 赠善友
李道纯 〔元代〕
赠番易程克已
高翥 〔宋代〕
偈六十三首
释道宁 〔宋代〕
赠日者李成斋
徐元杰 〔宋代〕
送任兵曹赴边
高启 〔明代〕
别吴翁范翁棐翁晋兄弟三首 其二
欧大任 〔明代〕
壁立中丞第一峰,后来叠出玉芙蓉。河东从此称三凤,汝水何劳羡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