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酹江月
舒頔 〔元代〕
三槐氏胄,早荣升大府,展施才调。应欲濡须兵革后,几度愁纡怀抱。
剪烛寒更,催科春晚,诸事安排了。簿书丛里,辛勤说与谁道。
遥想淝水西边,三贤堂古,孝肃名偏好。为我瓣香先致敬,耿耿寸心相照。
赞画侯藩,趋承相府,指日登枢要。不堪离别,一尊聊为倾倒。
病中和蔡坚老
刘应时 〔宋代〕
淮客
朱继芳 〔宋代〕
留别子肃子仪三首
赵蕃 〔宋代〕
三和妆字韵陈魁载酒
刘克庄 〔宋代〕
咏扬州后土祠琼花
王信 〔宋代〕
次韵观月
陈师道 〔宋代〕
风流子·红楼横落日
史达祖 〔宋代〕
玉虚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龙象之形
邓深 〔宋代〕
凤池寺
曾巩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