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促织

杜甫 杜甫〔唐代〕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蟋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的心情相同。
唉,久客他乡的我怎能不闻声而泪下?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难以稳睡到天明。
想那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注释
促织:又叫蟋蟀,今甘肃天水一带俗称“黑羊”。
哀音:哀婉的声音。
稳:安。
亲:近。
得:能够。
放妻: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
丝:弦乐器。
管:管乐器。
感激:感动,激发。
天真:这里指促织没有受礼俗影响自然真切的呜声。▲

赏析

  人们常常把呜叫声当作动物的语言,所以听到反复不断的声音,就自然想象到那是在不断地诉说着什么,或要求着什么,把它想象成无休止的倾诉。杜甫在秦州的几个月,正是促织活动的时候。傍晚,清晨,特别是不眠之夜,大约都是在促织的鸣叫声中度过的。诗人久客在外,心情本来就很凄凉,被促织声一激,往往不禁泪下。这首诗,就是诗人当时忧伤感情的真实写照。

  起句正面点明促织,以“甚细微”与第二句的“何动人”构成对比,衬托哀音的不同寻常。

  三、四句和五、六句,在修辞上构成两对‘‘互文”。就是说:促织在野外草根里、在屋内床底下,总是鸣声不断;而不论在什么地方呜叫,总和不得意的诗人心情是互相接近的。听到它的叫声,长期客居外乡的人不得不流泪,再也无法安睡到天明;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被哀鸣之声惊醒,陪着促织洒下泪水。这种“互文”格式的使用,用表面上的两层意思抒写了交互着的四层意思,能收到言简意缘的效果,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最后两句以“悲丝”、“急管”同促织的啼叫相比较,而以促织叫声“天真”、不受礼俗影响作结,把促织的哀音放在任何乐器的演奏无法达到的效果之上,把“哀音何动人”写到了极点,更加烘托出诗人的思乡愁苦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当时杜甫还在秦州,远离家乡,夜间听闻蟋蟀哀婉的叫声从而感秋,至而牵动了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羁旅愁怀。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行起解绝,宗全说缺。
根根尘尘兮元自现成,佛佛祖祖兮何劳施设。
本色当行家,赏音个时节。
迟日风流转柳腰,迁林语软调莺舌。

同君俞自牛头寺至兴教院又会文师

李复李复 〔宋代〕

杜曲樊川旧化城,东西相峙两牛鸣。
岩前宝塔藏遗烬,殿里长灯续旧明。
万法分流皆有相,一心息妄自无生。
丛林是处经行遍,会向东山记姓名。

次韵潘义荣博士学中书事

廖刚廖刚 〔宋代〕

乐育贤豪地,谁令亦此来。群公严矩范,正论扫氛埃。

滥食还多愧,明时岂乏才。所怀真土梗,只合弃墙隈。

示行者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绝顶无人处,融会亦非难。
独步依无住,圆心岂往还。
深深妙在无言说,莫教闲指动风幡。
大事彻头须进步,白云千里故乡关。

紫陌行

韩上桂韩上桂 〔明代〕

圣朝明日丽中天,汉代祥云接御烟。
百二关河开锦绣,三千龙虎护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娈,洛渭风尘同眷恋。
但学吹箫驾碧空,岂惜鸣銮买歌扇。
晓漏铜龙报早春,青阳景物动芳辰。
太史书云呈玉叶,将军履剑动勾陈。
岭外调风应,衡端淑气臻。
文从星汉转,治逐斗杓新。
斗杓星汉浮兰汜,象管鸾笙催帝里。
罗浮山上月衔梅,上苑林中云缀李。
共道朝来斗彩春,谁知腊里偷寒芷。
春气竞萌芽,春光照碧沙。
枯崖藏翠草,古木发琼葩。
渭水桥边千万户,武陵源上两三家。
流风一溯龙城遍,往日关河如自变。
水濯黄金条,庭抽青玉线。
江云黯黯度游龙,江雪融融湿飞燕。
飞燕翩翻上画梁,游丝杂沓卷垂杨。
朱门锁后谁冲钥,衡宇开斜亦任香。
沉吟报道春将度,侠客妖容满前路。
紫带珠缨络玉骝,银丝铁网妆瑶辂。
照人宝剑递成行,映日金环移远步。
金环宝剑逼泠泠,牵车策马未曾停。
何处依微开古刹,何处阴深度帝京。
龙鞭轻指点,宝勒近丁宁。
相看一水隔,并笑百花明。
仙郎此去同谁伴,浮英落缕争相半。
丹瞿九道接重楼,紫陌千条横广汉。
磴路复崖雪未稀,铜沟别墅冰将泮。
为寻春色倚嵯峨,谁料春心系茑萝。
驱驰岂惮金川水,窈窕还临宝镜波。
北渚夜来少,南山朝更多。
同为斗草戏,齐作采兰歌。
相顾红颜私懊恼,人生安得长美好。
去年花比今年饶,今年春比去年早。
闻道宫城辇道东,照人丹杏挹春风。
江心小李不同白,洞口纤桃一样红。
荼迍架上栖双鸟,杨柳溪头落并鸿。
荷衣新试浅,柏盖旧成丛。
漱水珠花射,敲冰爽气冲。
行行更向曲江浒,两岸落花急带雨。
青萍碎出日还浮,弱荇微牵风更舞。
锦瑟佳人娇上春,吹笙王子结成邻。
有情飞鸟能相伴,无意游蜂只自嗔。
双双蛱蝶衔须并,匝匝鸳鸯比翼频。
抽手为郎折江芷,更上一枝春更美。
丛棘牵裳步却难,凌波度袜泥防滓。
但取嫣妍效妾欢,何辞婉转为君死。
箫鼓中流发浩音,桂棹轻移傍绿阴。
云鬟斗出千峰玉,宝靥斜开万树金。
万树霏微但一色,水底龙文涵湜湜。
葡萄樽下几倾红,竹叶杯中频送碧。
锦带同心结,香袿连理织。
眼前一片欢,别后庸相识。
迟迟落日挂春晖,只可贪花满袖归。
芳潭紫萼携来重,碧沼朱英恨不违。
归鞍竞隘关前毂,冉冉红尘散金谷。
翡翠支持草际深,珊瑚错落花中蹴。
止水犹含旖旎香,竹梢尚系轻盈縠。
寂寞空林野鸟啼,凄凉暮雨玄猿哭。
目极萧然怅远游,早春何地不消愁。
亦有花间题纨扇,亦有袖里觅银钩。
从前已对蟾蜍月,别后新添嵒鹊楼。
始信太平多景象,蕙叶兰文波泱漾。
盛年春色住盘龙,满目风光留户网。
独有经行客子悲,貂裘已破黄金资。
风流不减张京兆,磊落谁嗟向子期。
琴心懒奏凤皇曲,彩笔羞裁芍药诗。
茫茫天地一何大,石涧飞虫递鸣籁。
轻风不散故乡愁,细草长萦行野慨。
只有南枝号合欢,谩说忘忧树北背。
尘生莱甑几怜人,病处牛衣徒自悔。
振翮何时入御堤,上林还借一枝栖。
手调商鼎盐梅和,曲应虞弦舞袖低。
涸鲋亦思回润辙,枯杨犹自发荣稊。
春风一夕能相识,鹰作鸠声亦解啼。

阅战国策有感而言十首 其一 荆轲入秦

郭之奇郭之奇 〔明代〕

荆卿辞易水,徐匕入西秦。误作登坛侣,惭他皮面人。

肖甫送至天雄故城因观宋大观五礼碑同赋

黎民表黎民表 〔明代〕

风吹古城势欲倒,征车北指燕山道。
道傍穹碑十丈余,雨剥霜风卧青草。
我行拂拭开尘沙,良工独苦咸咨嗟。
婉丽似出虞秘监,廓落正类颜琅琊。
金薤离披立蛟鹄,赤手欲掣生龙蛇。
谁其能此宋令主,千载重操黑帝矩。
宫中才人捧砚立,殿前常侍登床取。
白麻宣诏赐天雄,署衔纸尾纷华虫。
雕镌琬琰勒黄绢,典雅尚有承平风。
可惜龟螭半班剥,牧童烧焚牛砺角。
铜仙何日去咸阳,花石无踪寻艮岳。
停骖啜古不胜悲,况是邮亭把手时。
关门令尹逢迎处,更说羊公曾过之。

薛家塘

李士会李士会 〔宋代〕

自古杀忠良,多用巧中伤。
不驱飞作鬼,那得桧封王。
有士冤狴犴,无辜忤庙堂。
至今流斥地,人说薛家塘。

唐多令 和刘改之

张之翰张之翰 〔元代〕

何处是沧洲。寒波不尽流。恰登舟、便过城楼。一片锦云三万顷,常记得、藕花秋。渔父雪蒙头。此情知道否。说生来、不识闲愁。青笠绿蓑烟雨里,吾与汝、可同游。

登县楼

李揆李揆 〔宋代〕

见说南楼秋气多,夜凉槐荫影婆娑。
满怀风月成辜负,奈此青州从事何。
© 2023 42诗词库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