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唐代〕
剩有临池兴,人称协律郎。至今蝌蚪迹,犹带墨痕香。
李翱
李翱(772~841年),字习之,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凉武昭王李暠十三世孙,北魏司空李冲十世孙,贝州司法参军李楚金之孙。会昌元年,卒于襄阳,谥号为文,故称李襄阳、李文公。曾从韩愈学古文,推进古文运动。思想上,一生崇儒排斥佛老,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主张言行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著有《复性书》《李文公集》。
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释印肃 〔宋代〕
临川吴子达以揲蓍游成都访余寺中见堂上晦翁
度正 〔宋代〕
偈颂一百零九首
释可湘 〔宋代〕
次韵李舍人
邓肃 〔宋代〕
木兰花慢(贺第二娶)
彭子翔 〔宋代〕
赠番易程克已
高翥 〔宋代〕
题清江常宰道院
王炎 〔宋代〕
杨日新用所赋月壶韵作诗见寄依韵复之 其二
程洵 〔宋代〕
观心要与月同明,觅句应须水样清。老去不妨文豹隐,郎君已见角犀盈。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晏几道 〔宋代〕
句
赵必橦 〔宋代〕
昔时说易希程氏,今日传经愧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