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润州二首

杜牧 杜牧〔唐代〕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句 一作:向)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谢朓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向吴亭东放眼望去千里清秋,我当年曾经在这里高歌畅游。
寺里结满青苔没有马的足迹,桥边荡漾绿水增添很多酒楼。
大体上南朝人物个个都旷达,可爱那东晋名士世上最风流。
月明之夜更加希望桓伊出现,听他用笛声吹奏出塞的怨愁。

谢眺诗中赞美此处是最好的美丽地方,夫差传记里说是他训练穿犀牛皮铠甲的水军的地方。
城高如铁桶横列劲弩硬弓,绿柳浓暗女子在红楼中做着巫山云雨的约会梦。
雕画的号角声顺着南风飘向江北,月下也常听有隐士在此唱着钓鱼歌。
扬州驾骑车马的人回头到镇江一试旅游,我将不吝啬千两黄金借给您。

注释
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
句吴:即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句:一作“向”。向吴亭:在丹阳县南面。
放歌:放声歌唱。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马:一作“鸟”。
旷达: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晋书·裴頠传》:“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廉操,谓之旷达。”
可怜:可爱,可羡慕。风流:洒脱放逸,风雅潇洒。《后汉书·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桓伊:东晋将领、名士,早年月下遇王懿之为他吹笛。
一笛:指一支笛的声音。唐沈彬《金陵》诗之二:“一笛月明何处酒?满城秋色几家砧。”出塞:曲名,曲调哀愁。
谢朓:南朝齐文学家。
夫差:春秋末期吴国国君。水犀军:披水犀甲的水军。
铁瓮: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
朱楼:谓富丽华美的楼阁。《后汉书·冯衍传下》:“伏朱楼而四望兮,采三秀之华英。”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钓歌:渔歌。渔人所唱的歌。唐王勃《长柳》诗:“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扬州:今属江苏。尘土:指尘世;尘事。
千金:极言钱财多。▲

赏析

  第一首诗首句起势弘远。诗人登上向吴亭,极目东望,觉觉千里,一片清秋景色,给人一种极恍惚无际的感觉。诗人的万端思绪,便由登览而触引,大有纷至沓来之势。诗从眼前的景色写起,再一笔宕开,思忆起昔年游览的情形。“放把”二字可见当年酣舞狂把的赏心乐事,如今旧地重游,正逢惹愁的爽秋季节,神往之中隐含着往事不再的悲凉。一景一情,写诗人初上亭来的所见、所感,并点出时间、地点、事由。

  颔联没有续写昔年游览的光景,而是以不尽尽之,把思路从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写诗人下亭游览时所见的景物。润州系东晋、南朝时的重镇,也是当时士人们嬉游的繁华都会。“青苔”二句,一写先朝遗空的荒凉清冷,一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对仗工整。从写法上看,本来是空里长满青苔,桥下荡漾绿水,诗人却故意颠倒语序,把鲜明的色彩放在句头,突出一衰一盛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这就为下一联抒发思古之情创造了条件。

  颈联再转,让思路从眼前出发,漫游时空,飞跃到前代。诗人由眼前的遗空想到东晋、南朝,又由酒楼想到曾在这里嬉游过的先朝士人,巧妙地借先朝士人的生活情事而感慨。东晋、南朝的士人,旷达风流曾为一时美谈,可是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只更下虚名为后人所倾羡。中间两联由览物而思古,充满着物在人空的无限哀惋之情。

  诗人似乎长时间地沉浸在遐想中,直到日落月出,”面传来一声愁笛,才把他从沉思中唤醒。诗用“月明”表明时间的推移,以见沉思之久。“更想”的“更”字,则有无限低徊往复多情之意。然而这一联的佳处,更在其意境的深远。秋夜月明,清冷凄迷,忽然传来《出塞》曲的悲怨笛声,又给诗增添了一层苍凉哀怨的气氛。诗人由笛声而更想到东晋“尽一时之妙,为”左第一”的吹笛好手桓伊,他要借桓伊的笛声来传达心中的无限哀愁。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联系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融为一体。因此,诗虽将无穷思绪以一“愁”字了结,却给人以跌宕回环、悠悠不已之感。

  这首诗所抒发的,不过是封建知识分子因不得志所产生的人生无常虚幻的悲叹,但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诗忽而往古,忽而现在,忽而为一己哀愁,忽而为千古情事,忽而熔二者于一炉;挥洒自如,放纵不羁,在时空上和感情的表达上跳跃性极大。前人评杜牧的诗“气俊思活”,于此可见一斑。

  第二首诗说明润州邻近对应着扬州,在长”畔城防更严密,更加适合旅游隐居,但也仍然多次成为亡国之地。▲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杜牧游览江南再次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时所写的。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赞三十六祖颂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龙树非形相,独现圆月体。
说法如虚空,非舌谈真理。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蔡中郎坟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
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

清明日遣三儿奠李文正公墓时上疏乞归未报

顾清顾清 〔明代〕

三年不拜先生墓,一滴尤伤此日心。
古道曲村犹历历,旧松新桧想森森。
周旋未敢遗言坠,阅历空嗟往迹深。
愿乞明灵表衷素,早教藜葛返初林。

贵溪道中

刘黻刘黻 〔宋代〕

自昔输忠多贾祸,逢人何敢说抨弹。
三杯村酒逐时醉,五里堠碑随处看。
行李无金童仆叹,深林有虎路涂难。
流行坎止吾儒事,但把胸中易自宽。

次韵梁教章宰喜雪 其一

陈造陈造 〔宋代〕

袖手飞雪前,徒有风雅渴。久亲无言子,此兴今莫遏。

两君壮藻思,诗柄专杀活。可须龙伯睡,骊珠乃平夺。

长翁久荒废,坐受儿女聒。愁城正合围,醉乡况禁谒。

诗来起我敬,一嫡眇众孽。此雪更此诗,清晤乃细阅。

晶荧盘走圆,便旋玉为屑。汛扫无恶氛,肯綮有妙割。

解颐得匡鼎,和羹本商说。技痒吐复吞,正恐诮燕说。

山城僧舍似,休务况佳节。可疏触寒过,一笑卷蕉叶。

作诗供捧腹,巴唱酬白雪。

感旧

彭秋宇彭秋宇 〔宋代〕

五更漏尽醉魂醒,谁富胸中十万兵。
如昔襄阳坚砥柱,至今江左屹金城。
南来铁马吹唇沸,北去铜人泪眼盈。
闻说钱塘风景异,胥涛犹有不平鸣。

州将和丁内翰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

宋祁宋祁 〔宋代〕

昔人杨柳咏依依,曾与征夫说戍期。
看尽春条君莫叹,湖边雨雪是归时。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眉下眼深,额上骨隆。
说禅口窄,受道心空。
闲闲无伎俩,默默有家风。
片月濯磨秋更白,百华点染春能工。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史达祖史达祖 〔宋代〕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太阳十六题 其三 活中死

耶律楚材耶律楚材 〔元代〕

韶老须弥论过失,庐陵来价认商量。可怜一粒灵丹药,咽下喉咙命已亡。

© 2023 42诗词库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