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和林肃翁有所思韵
刘克庄 〔宋代〕
再用韵奉酬
方岳 〔宋代〕
沁园春 寿县令代人作 花城允政,喜迎凫舄
沈禧 〔元代〕
送娄士琏之官四川仁寿分韵得知字
林温 〔明代〕
题琴鹤重鸣卷
胡应麟 〔明代〕
绣斧辉煌下越城,江天晴色耀飞旌。当年舄化双凫去,此日琴偕一鹤行。
巫峡彩云晨送客,巴山明月夜谈兵。何烦更就成都卜,回首花骢向北平。
读通鉴杂兴
孙应时 〔宋代〕
赠才师用素轩沐公韵
郭登 〔明代〕
题顺宁壁
王遂 〔宋代〕
偈二十二首
释子淳 〔宋代〕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
王之望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