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宋代〕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征西旧卒
许浑 〔唐代〕
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 其二
陈恭尹 〔清代〕
投湘承有赋,向往倍情深。只以千行泪,酬君一片心。
年华虚睕晚,踪迹叹浮沉。不及王家子,终身松柏林。
解冤结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解佩令 赠醮
丘处机 〔宋代〕
灵济桥语
释印肃 〔宋代〕
违导旨
洪亮吉 〔清代〕
欲言耶,负导旨,不言还负翟黑子。宫中门启戈矛森,臣宁负迹不负心。
天威煌煌距尺咫,臣宁负生不负死。高渤海,真纯臣,天文书上天颜温。
臣才区区劳奖述,清河司徒臣不及。
观张师正所蓄辰砂
苏轼 〔宋代〕
玄沙宗一禅师真赞
释德洪 〔宋代〕
根门有功,则是心外见法。用处换机,则是问时有答。
问答交驰,摸索大道。心法对峙,破碎真如。异哉此老,超出两途。
亡僧面前,波全露水。猛虎须畔,光自照珠。衲僧不识,如井觑驴。
宝光废塔
朱元璋 〔明代〕
送袁度这挈家之任
敖陶孙 〔宋代〕
榴皮题壁
孙唐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