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晏殊 晏殊〔宋代〕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
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无限的思念。

注释
芙蓉:这里指木芙蓉。
金菊:黄色的菊花。
斗:比胜。
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天气:气候。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红树:这里指枫树。
间:相间,夹杂。
流水淡:溪水清澈明净。
碧天:碧蓝的天空。
茫茫:广阔,深远。
目断:指望至视界所尽处,犹言凝神眺望。
凭高目断:依仗高处极目远望,直到看不见。
鸿雁:即“雁”。大的叫鸿,小的叫雁。
思量:相思。▲

赏析

  此词以写景为主,上片点明“天气欲重阳”,下片以“凭高目断”相照应,可知此词为重九登高所作。词中通过对节令、景物、环境的描写,烘托出重阳佳节倍思亲的气氛,最后以“无限思量”点出主题。

  词起两句:“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近重阳。” 选出木芙蓉、黄菊两种花依然盛开、能够在秋风中争香斗艳来表现“重阳”到临前的季节特征。接着“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两句,从近景写到远景,从周围写到望中的乡村,从花写到树。秋景最美的,本来就是秋叶,这里拈出树上红叶来写,充分显出时令特征。红树中间还带着一些“疏黄”之色,树叶之红是浓密的,而黄则是稀疏的,浓淡相间,色调更丰,画境更美。

  下片“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三句从陆上写到水上,从地面写到天上。着一“淡”字,写出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光澄净之景致;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无际,于是,又用一“长”字状天。这两字看似平常,却很贴切。上面景语,用笔疏淡,表现作者的心境是闲适的。至“路茫茫”三字,则带感慨情绪:前路茫茫,把握不住。接下去:“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写久久地登高遥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的无限思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此词之写景正与此境相合。正因为前面所写之景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因此最后点题水到渠成,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作者于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赋此词,时四十八岁,为陈州(今河南淮阳)知州。他由参知政事贬来此地已六年,常借酒遣怀,此词是秋天在开封登高远望时所作。

赏析二

  这是一首秋日野游,遣兴自娱的令词。晏殊一生仕途坦荡,性情散淡,过着“未尝一日不宴欢”的生活。为官之余,歌饮郊游自然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必然反映在他的词作当中。这首词写的是重阳登高的景与情。

  “芙蓉金菊斗磐香”句中的芙蓉(指荷花)和菊花都是秋季里开放的花。词人写秋日里万花纷谢唯有芙蓉和满目金菊竞相绽放的景致,不单纯是写景,同时交待了季节。下句“天气欲重阳”则更进一步点明节气。中国古代有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便是中国唐代大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词人直言重阳,为后文登高写景做了铺垫。“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两句正面写景。临高而望,远方村落星星点点,在霜叶染成的红树之间点缀着片片的秋草和茂叶凋零之后的树的枝丫。在秋日艳阳之下,如妙笔彩绘的图画。至此,秋日如画美景,词人昂然游兴,跃然纸上。上片以流畅的笔墨描绘出重阳节前秋日登高所见景致,情思恬淡自然,语言明净清新,不饰雕琢,亦不失于浮浅。

  下片起首三句九字皆写景。“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画卷舒展于天地之间,写景气势恢宏,意境旷达间流露着淡淡的忧伤,并使上片中秋色如画的静物描写进一步成为动态描写,语言生动秀洁,精炼浑成。至于由此而起的思量之情则是触景而发。极目高远,尽见天地之间蓝天白云,秋离气爽。恰此时望见大雁天边而来。鸿雁传情之说古亦有之,词人由此联想起远方疏亲密友,引起对远方亲友的怀恋是十分自然的事。在前词丰厚的铺垫之上,聊以“无限思量”叙寄情思,又戛然而止。言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绝,蓄意绵绵,情溢词外。词的下片在写景的基础上,融入情思,增添了词的内涵。

  这首词全篇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重阳节时登高所见的描写,表达词人怡然自得的雅兴和由重阳节而引起的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而这种思念的伤感却是在隐约之间的。在语言上,这首词在具备晏殊词温润端丽的一股特点以外,尤见秀洁清新,为全词高远淡雅、陶然旷达的意境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力。另外,词中注重色彩描写,其中“芙蓉金菊”、“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淡水”、“碧天",或明或暗写出景物的色调,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澜的画卷,给人以美的陶冶。▲

晏殊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猜您喜欢

次韵张鹏飞三绝

方回方回 〔元代〕

酒箴酒颂日夜读,后喜伯伦前子云。
浪说平生三万卷,一言无用总虚文。

送何明府之秦邮(何,淮东人。已三为县令)

高启高启 〔明代〕

马前风叶助离声,楚驿都荒不计程。
一令尚淹三县事,几家曾见十年兵。
夕阳远树烟生戍,秋雨残荷水绕城。
父老不须重叹息,君来应有故乡情。

久雨五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昔忧腹不谷,今恐耳生禾。
谁向卫公说,翻瓢莫太多。

赋董氏双岐竹

戴表元戴表元 〔宋代〕

山庄一对青青玉,潇洒天然同干生。
说与人间好兄弟,时来林下听风声。

古风一首谢张漕子温惠示诗卷

喻良能喻良能 〔宋代〕

前辈久零落,老成惊创见。
平生耻问津,如今真北面。
胸中五色丝,织此锦绣段。
见之心孔开,照眼光烂烂。
我亦好吟咏,忍饥说刍豢。
辛勤三十年,功效无一线。
偶兹得大嚼,味永不忍宴。
嘉惠讵敢忘,仁风敬扬扇。

昨夜月中一睡殊有秋色觉书所见戏呈道孚

张耒张耒 〔宋代〕

幽人息遥夜,四听市声寂。
月华清可掬,天色绀欲滴。
候虫先知秋,微响出阴壁。
精荧高露湿,断续残河白。
兴怀我自出,抱器方待择。
感时当有作,陋巷奏金石。
予方问农圃,朝市嗟扫迹。
先寒戒裘褐,岁暮养老客。

太阳十六题 其二 死中活

耶律楚材耶律楚材 〔元代〕

百尺竿头须进步,无明鬼窟好抽身。寒灰定爆真奇味,枯木花开别是春。

泊舟桃花台入妙香院

赵蕃赵蕃 〔宋代〕

携家本避长城戍,孙子相仍住桃坞。虽云秦暴赋可逃,后乃开通晋南渡。

当时未有神仙传,创自渊明诗五言。祇今图画遍四海,楼台树木空苍然。

玄都亦说桃千树,梦得飘零因怨句。未应只属羽人家,亦有因兹悟初祖。

我州那得桃花台,台下清溪转石哀。仙耶释耶不可见,每一过之空系缆。

丰谿逢王灵运话旧

王醇王醇 〔明代〕

自说握中镜,日禁繁恨加。
颓年且风叶,昔境已冰花。
哭子数回病,隔村几里家。
羁栖今不远,步出巷门斜。

追送友人李季允归蜀三首并寄所怀

周南周南 〔宋代〕

西州余一老,六月上穷山。
仲子何时到,三吴说鬓斑。
土风添药费,圣代有生还。
归梦商於近,音书报是间。
© 2023 42诗词库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